11月20日,全国建筑工程智慧管理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仪式暨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5D大礼堂举行。这一跨领域协同平台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与知名建筑央企三方联合牵头,汇聚全国10所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及15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标志着建筑工程智慧管理领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迈入规模化、实体化协同发展新阶段。活动由学校副校长张学龙主持。


张学龙副校长主持活动
全国住建行指委土建施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兴福,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职成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赵研,全国职成教专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校长危道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晓伟,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副镇长刘文,上海市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锡宝,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季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锋,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万峰,校长姚秀平,副校长谢敏,校长助理钱芝网,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黄正,副校长张学龙、姚大伟、沈小平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与来自教育界、建筑行业企业的代表及师生代表50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推动建筑行业智慧化转型的行业盛事。

黄正校长致辞
启动仪式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黄正校长首先致辞。他表示,学校深耕职业教育二十余年,智能建造专业群已建成上海市高水平高职专业群,此次牵头组建共同体是学校落实产教融合核心战略的关键举措。学校将与各成员单位共享优质资源、共研培养标准、共建实训基地,全力打造“课堂与现场对接、教学与生产同步、育人与用人一体”的办学新格局。

施骞介绍共同体筹建情况
随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施骞书记详细介绍了共同体筹建情况与组织章程。据悉,共同体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共谋发展”为理念,设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及秘书处,秘书处常设在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将统筹推进人才培养、资源建设、产业服务、文化传承、技能竞赛等核心任务,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协同治理体系。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9位领导嘉宾携手按下启动按钮,全国建筑工程智慧管理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授牌仪式环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晓伟为三家理事长单位授牌,各理事长单位代表分别为本科、高职、企业类副理事长单位授牌,沉甸甸的牌匾承载着各方深化产教融合、共促产业升级的责任与期许。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产教融合平台揭牌仪式。广联达AI上海思博研究分院、元宇宙时空智能测绘研究中心、全国劳模童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步启用,三大平台将聚焦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核心需求,为共同体开展实践教学、攻克行业难题提供坚实支撑,推动产教融合成果落地生根。

陈文杰讲话
企业代表分享了产教融合实践经验。他介绍,企业与学校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1+4+N”实训体系,共建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与校内劳模工作室,成功获批上海高水平专业群与上海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培育兼具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人才。两年间联合开发教材2门、实训项目11项,培养人才超5000人次,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等多项荣誉,生动彰显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效。

胡兴福讲话
全国住建行指委土建施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兴福指出,当前建筑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复合型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的突出痛点。共同体的成立搭建了跨层次、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平台,希望各成员单位深化合作,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打造全国产教融合示范标杆。

赵晓伟讲话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晓伟对共同体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在“融”,希望共同体从“签约式合作”迈向“任务制协同”,从“资源共享”迈向“项目共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为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张建荣主持研讨会



三位专家作报告
启动仪式后,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如期举行,学校工学院名誉院长、特聘专家张建荣教授主持研讨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施骞教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兼职成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赵研教授、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锋,分别围绕《数智时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创新》《行业在转型专业要优化》《智能建造发展趋势与行业实践应用》作主题报告,为共同体发展与行业转型提供前沿思路与实践参考。
此次共同体的成立,有效打破了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壁垒,将有效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企业产业资源与职业院校育人特色,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开展技术研发、举办技能竞赛等多层次合作,为建筑行业智慧化转型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管理、能创新的产业现场工程师。未来,各方将以共同体为纽带,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协同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