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依法治校要求,切实破解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痛点,11月19日,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与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护航青春 民法典相伴”高校教师知识产权核心法则专题讲座。活动特邀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律协企业合规委员会委员王东升律师担任主讲嘉宾。两校校领导、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员、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法治联络员、教师代表等近百人参加学习。讲座由法务部主任何敏主持。

何敏主任首先介绍此次讲座目的意义及王东升律师专业背景。作为两校律师团队核心成员,王律师深耕知识产权与公司法律事务领域十余年,曾参与编撰《上海市律师协会企业合规业务操作指引》,长期为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及高校研究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在知识产权维权、合规体系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其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

王东升律师以“象牙塔中的法律盾牌:高校教师知识产权核心法则”为主题,围绕著作权、专利权两大核心板块展开系统讲解。在著作权保护领域,王律师精准界定作品保护范围,明确“时事新闻”“通用表格”等不属于“作品”的法定情形,破除“不收费转发即不侵权”“个人使用可随意复制”等常见认知误区,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著作权法》详细解析13种“合理使用”情形的边界条件,创新提出“三步保护法”:第一步,厘清职务作品与个人作品的权利归属,明确权责边界;第二步,通过著作权登记、时间戳、电子存证等技术手段固化权利证据;第三步,针对学术论文、课程课件、教学视频等不同载体制定差异化保护策略。
在专利权保护领域,王律师强调“先专利,再论文”黄金法则,提醒教师在公开发表科研成果前完成专利申请,避免因“提前公开”导致丧失新颖性。他还聚焦课件被商业机构引用、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权属争议、校企合作研发专利归属不明等教研场景常见风险,深入剖析侵权判定标准与合规操作要点,为教师规避科研成果转化风险提供清晰指引。为便于理解,王律师结合“迪士尼角色版权维权案”“葛优躺表情包侵权案”等典型案例,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化、场景化的实践解读。与会教师专注聆听、细致记录,现场讨论声、互动声此起彼伏。这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分享,让与会教师更直观深刻地认识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要义与实操要点,学会以法律为护盾,保护自身教学科研成果,达成了从“法条理解”到“实践应用”的有效转化。

讲座尾声,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万峰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讲座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彰显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防护盾”与“助推器”的双重价值,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定盘星”、社会秩序的平衡器,也是守护个人创新的“保护伞”。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依法治校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需将法治理念融入治理全链条,从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做起,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他号召干部教师带头学法用法,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共同以法治之力护航学校建设现代职业大学。

此次讲座是两校深化融合、强化法律宣传、服务教师发展的创新举措。法律宣传是学校法治建设的关键抓手。作为2025年度收官场,法务部全年已成功举办3场法治讲座,以常态化普法持续夯实校园法治根基。展望未来,两校将紧扣师生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学业实践、创新创业、权益保障等核心场景的实际需求,创新策划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构建常态化法律赋能机制,为师生创新实践与成长发展编织法治保障网,聚力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坚实动能。
供稿:法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