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举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系列活动,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同步启动美育浸润校园行动。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侨界、企业界代表与该校师生齐聚一堂,共探美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共商职教国际化创新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共识与力量。 

上海法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刘晓云,教育部国际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理事长岑建君,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上海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职教处处长马建超,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秘书长王红专,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翟骏,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顾伟强,上海法学家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米振荣,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莹,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张靖,惠南镇党委书记江臻宇、副镇长代敏,教育部关工委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张开水,北京华影未来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丹普,徐悲鸿先生长孙、艺术家徐小阳,徐悲鸿先生弟子都本基,齐白石先生孙女齐慧娟,蒋兆和先生之子蒋代明,著名表演艺术家何赛飞等领导嘉宾,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钱莹以及两校校领导、中层干部、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以美育为桥 传承悲鸿精神育新人 
上午9时30分,激昂的国歌为活动拉开序幕。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董事长钱莹致欢迎辞,对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致谢。钱莹指出,学校自创立以来,秉持“明德至善,融通中外”校训,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底蕴的新时代人才。此次系列活动以美育为核心,将艺术熏陶融入教学全环节,正是对中华美育精神的生动实践,旨在让学子在艺术滋养中坚定文化自信。 
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秘书长王红专现场创作对联“三伏天热,不及弘扬徐悲鸿艺术的激情热;夏季雨大,难比传承徐悲鸿精神的决心大”,以“悲鸿永存”为横批,盛赞徐悲鸿先生的艺术成就与教育理想。他特别提及徐悲鸿与上海的深厚渊源,肯定校方将美育与职教深度融合的前瞻布局,寄语青年学子珍惜时代机遇,在传承中创新成长。 
徐悲鸿长孙、艺术家徐小阳先生深情回顾祖父从上海赴法学画、改良中国画、构建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历程。他强调,“文艺报国”情怀是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期待学校新成立的徐悲鸿艺术教育学院、徐悲鸿艺术国际交流中心,能将这份精神融入职教实践,培育既有文化根基又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聚多方合力 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上海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职教处处长马建超指出,此次活动既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是上海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探索多元育人模式的生动缩影。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肩负着探索职教国际化标准的使命,希望学校发挥外语与美育融合的优势,将上海职教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交流的纽带,向世界展示中国职教的独特风采。 
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表示,徐悲鸿先生融汇中西的艺术精神与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其在沪创作历程本身就是珍贵的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中强化美育,既是提升人才综合素养的需要,更是培育文化传承力量、涵养道德情操的关键。他肯定学校作为侨校在美育实践中的积极探索,期待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依托侨界资源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为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理事长岑建君强调,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他指出,学校与中教国际的合作不仅能引进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能通过本土与国际教育资源的对接,培育兼具“中国心”与“世界眼”的技能人才。他寄语学校坚持实用型、国际化办学方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我国2035年建成全球教育中心的目标。 
上海法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刘晓云从“美育、法治、产业”融合角度,提出要培养“懂国际规则”的时代新人。他表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急需“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联谊会多年推动“法律文化进校园”,正是要将法治精神融入人文教育,筑牢法治社会的民意基础。联谊会愿与学校在法律实践教学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美育滋养心灵、法治护航发展、产业赋能实践”育人新范式,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三链融合”为教育强国注入动力。 签约揭牌并举 搭建育人实践新平台 
张靖主任与谢敏副校长签约 活动现场举行多项重要仪式,为美育与职教融合、国际化办学注入新动能。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与学校签约,将立足“职教出海”战略,共建课程与师资库,拓展专升本及专升硕等学历衔接通道、组织双向国际研学与文化互鉴活动,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 
王丹普董事长与钱莹董事长签约
北京华影未来教育科技集团与学校签约,聚焦影视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领域,通过课程共建、实习就业对接等形式,推动美育与产业需求精准衔接,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行业的成长平台。 
黄正校长与嘉宾张开水、翟骏、顾伟强、米振荣、江臻宇 共同启动美育浸润行动公益校园行 同步启动的新时代“青春未来”美育浸润行动公益校园行,是学校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重要举措,将通过经典剧目赏析、艺术创作实践、美育讲座等活动,让美育春风化雨浸润校园。 
钱莹董事长与嘉宾徐小阳、岑建君、齐全胜、马建超、于莹共同揭牌 在徐悲鸿艺术教育学院、徐悲鸿艺术国际交流中心揭牌仪式上,钱莹董事长与徐小阳、岑建君、齐全胜、马建超、于莹等嘉宾共同揭牌。未来,学院和中心将从大中小学美育衔接、校园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艺术国际传播等方面发力,通过特色课程、跨地域交流、创作实践平台等载体,深化悲鸿精神传承,打造国际艺术教育品牌。 
钱莹董事长、黄正校长、谢敏副校长为客座教授颁发聘书 活动中,都本基、齐慧娟、蒋代明、何赛飞等艺术名家获聘学校客座教授,将为学子带来前沿艺术理念与实践指导。 

现场,艺术名家将集体创作的书画作品赠与学校,成为美育教育的生动教材。 展览演出联动 浸润式体验塑情怀 


开幕式后,徐悲鸿作品展吸引众人驻足。102幅涵盖奔马、人物、花鸟等题材的作品中,既有《奔马图》等代表作的复刻精品,也有展现艺术探索历程的手稿真迹,生动诠释了悲鸿先生“师法自然、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 



随后,徐悲鸿先生后裔第四代、第五代带来的专场音乐会,以悠扬旋律呼应悲鸿精神,让现场观众在艺术熏陶中感悟文化传承的力量。 
当日下午,与会嘉宾围绕“美育与职教融合路径”“职教国际化实施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入座谈,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多方联动搭建起美育浸润与国际交流的平台,既是上海职业教育探索“德技并修、融通中外”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也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以美育塑造灵魂、以开放拥抱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