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我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在四号楼一楼党建服务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以“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旨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学校党委书记万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李、学院党总支书记倪丽娜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书吟主持。 
备课会上,卢新迪老师作为主讲人,从“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人口发展全面辩证看”“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展开备课内容分享。她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国家“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及国际人口发展趋势,系统阐释了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影响,并引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等现实案例,为课程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李对备课内容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卢老师的课件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充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专业素养。同时,她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节奏,通过“案例导入—理论阐释—互动研讨”的递进式设计,合理分配各章节时间,增强课堂吸引力。学院党总支书记倪丽娜则从教学重点难点切入,强调“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章节需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解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与人口素质提升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青年一代在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学校党委书记万峰在总结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的实效性。他指出,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问题,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大思政课”视野,将人口政策与青年成长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人口素质提升,青年责无旁贷”的使命意识。他强调,要结合大学生婚育观、职业规划等现实关切,设计课堂互动环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 
本次集体备课会通过理论研讨与教学反思的深度融合,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注入了新的思想动能。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立足“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进一步打磨课程案例库、创新课堂互动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后续,教研室将持续完善集体备课长效机制,以“一课一研”强化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筑牢思想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