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常识,提升自身在面对日常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救护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技能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校工会利用教职工“午间微课堂”举办急救科普知识讲座。各分工会组织教职工和后勤宿管工作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活动。讲座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傅敏娜主持。 

本次讲座邀请了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康复医师,团支部书记孙燕婷医生担任主讲。她以《人人都可以是生命守门人》为题,介绍了常见急救场景的应急救护方法,如心肺复苏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明了地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初步判断、紧急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并强调了按压速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以及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等要点;同时现场演示了正确的急救操作步骤。在互动环节,部分教职工根据提供的模拟道具亲自实践操作,孙医生现场进行指导纠正。 

整场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参与教职工切实掌握了黄金救援时段的急救要领。大家纷纷表示,讲座不仅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通过沉浸式体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方面,消除了对急救操作的陌生感,建立了敢救、会救、能救的信心;另一方面,切实提升了自身在面对日常突发情况的应急救护能力;还强化了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以援手的社会责任感。此次急救科普活动既是校工会践行服务教职工的创新举措,也为构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平安校园生态注入了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