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学院召开教学研讨会。学院副院长董大奎、各系主任和教学副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务处根据各系近两年在上海、外地招生和就业基本情况的调查,结合现有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从专业发展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考虑,开展新专业的申报工作。教务处要求各系在申报新专业的过程中应深入进行社会需求的调查,形成对人才需求定性、定量分析;新专业设置要符合上海市高等教育和“085工程”提出的“加强内涵建设,扶特、扶强、扶需”的精神要求;新专业设置需结合学院的整体发展,体现学院的特色,对推动学院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规范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会上就关于修订2011级专业培养计划的工作进行了研讨。教务处建议各专业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标杆,充分调查研究,找出差距,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与指导,对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和开设课程进行全面审核,根据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继续完善在外语类专业中试行“外语应用平台+职业能力模块”的教学安排。各系应进一步规范对毕业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的过程管理与检查,注重实效,完善材料归档工作,为迎接2012年的评估工作做好准备。同时,督导部门应加强对毕业环节工作的督促检查。会上,教务处还就学风、教风建设提出若干建议,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与学籍条例的修改;各专业主干课程试卷库整理及教考分离;加强教研室审核试卷责任制度;实行试卷复查制度;加强专业主干课及公共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平时考核,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协助人事部门,各系部加强教研室主任与专业主任的任职资格和工作职责监管,提升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