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上海市第二次民办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的大好形势下,我院争创全国示范性高职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根据上海市“085工程”要求,为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专业结构布局调整优化,4月7日—8日,学院邀请包括同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江南影视艺术学院多位专家在内的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团,对9个系的22个专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审工作。
此次专业评审分为语言类、商务文法类、信息工程类及艺术类四大专业类别。评审流程由专业带头人汇报、系主任小结、专家评议三大环节组成。各系、专业负责人高度重视本次汇报评审活动,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从专业特色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评审团专家认为,我院四大类专业建设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逐步通过改革和结构优化调整,大多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
我校语言类专业在上海高职院校中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质量、招生规模和就业前景上都较具特色和影响力。如英语专业,有较扎实的办学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教学改革思路明确,为我院其他语言类专业的建设能起到示范作用;德语、韩语作为零起点的小语种专业,提出以“词汇语法为基础,听说能力为引领”的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西班牙语和法语专业对高职小语种特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不少设想,有的已开展的了教学试点工作,值得借鉴和提倡。
商务文法类专业总体上具有发展潜力。如物流、国贸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专业,基础好,有相当教学建设积累;酒店、会展专业在适应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突出实践教学,富有特色;文秘专业定位实用,又在全校建立模块教学,服务各系学生,为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网编专业市场需求量大,极具发展前景。
计算机机电类专业如数控专业,无论从软、硬件建设,教学效果以及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市级、国家级竞赛的获奖情况来看,为我院工科类专业教学提供了示范参考;电子商务专业在专业定位上侧重职业化教学,目标定位特色鲜明。
3个艺术类专业总体上发展稳定,有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汇报评审工作在展现各专业成绩的同时,也反映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在专业建设上,有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安排、在设计上缺乏整体性和特色;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偏高,不够明确、细化和便于考核;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核心课程、主干课程的设置不清晰;一些专业在实际教学环节、校企合作、职业背景和特色等方面较为薄弱;大多专业的师资团队建设有待加强等。
两天的专业汇报评审,展现了各系、各专业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业负责人和骨干,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承载着我院专业建设的现实重任和未来希望。学院将由高教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形成汇总报告,并及时反馈到各系。通过专业评审,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一体两翼”——以语言类专业为主体,商务文法及机电信息工程为两翼——的专业架构,并持续开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扶持专业项目研究,不断加强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使我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在上海民办高职院校的中更具特色、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