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评估专家何锡涛教授,来到文法系,听取了该系青年教师李兰英对《公共关系实务》一门课程的“说课”。教务长杨林根及文法系教师一起参加了“说课”。 何教授认真听取了李兰英老师的“说课”,同时边听边指导,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他说,“说课”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 课改,重点在于高职教育不是本科教育也不是中专教育, 课改的是内容,不是教学手段和方法,可用“对比法”举例说明,如哪一章哪一节,本科中是怎样的,那么在高职中是什么样子……等等。 教材,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就不需要对教材进行说讲,可点出后跳过这个项目。说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任课教师对所用教材的理解,分析后进行教学安排。 学情,要说如何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法,教学目标、手段、教法等表述清楚。这是教案中必须有的内容,在翻看材料中发现个别老师的教案是PPT的缩印,无教学目标的确立和重难点剖析是不合格的。 程序,是说课教师向专家介绍一节课的内容自己如何设计,每一个板块是多少时间,拼合起来应该是45分钟的结构,但程序中涉及到的课程内容举例,教师可自定。 何教授说,通过“说课”,要把教师的教学质量搞上去。整个“说课”,要把教改、把讲课理念、把高职理念贯穿于课程中、教学中。“说课”中,还要将与学生有关系的作业放进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说课”结束后,文法系教师表示,何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结合实际的生动的“说课”教学课,更明白为什么要“说课”,应该怎样进行“说课”了。
|